第一十三回 再度失望
由于这一重大的发现,家园三号上,这次可以说是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探测动员。并且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随着家园三号那巨大的舱门打开,一艘艘各型飞船依次从家园三号上驶出来。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好像科幻片里的太空大战一般的状观。
除去十几艘探测飞船与三艘救援飞船以外,最为显眼的便是那艘运输飞船了。
这种运输飞船,在家园号上一共配备有四艘。主要是用于在发现了宜居星球,或有价值的星球之时,用于人员与物资转运的。相较于二三十米长的探测飞船以及稍大一些的求援飞船来说,这种运输飞船的确算得上是大家伙了。
不算那可伸缩的翼展,仅飞船主体宽度便有十八米,长度更是超过了六十五米。运载能力更是达到了三百吨。这个体量,就是放在地球上,也相当于一艘轻型护卫舰的大小了。
由于这一次,家园三号是飞临了Y607b2星才展开的作业。所以,这些飞船都仅用一个多小时便能飞到这颗星球的上空。
赵振华他们的飞船依旧是对星球赤道附近区域,针对上次采样的地型特点,进行不同地貌下的土壤及岩层采样。同时还对他们021及024号做出了新的任务规定。那便是每个小组至少需要对两条地缝底部的土壤及岩层进行采样。
虽然这样的任务看起来相比地表采样难度挺大,但对于已有过一次地缝探索的赵振华与许仲友二人来说,那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并且一路之上还对具有同样任务的024号队友进行经验分享。
这次赵振华他们所选择的这条地缝,是位于b2星球西半球,一条横跨赤道,长度大约一千两百公里,最宽处有近十公里的一条巨型地缝。
他们来到这条地缝上空时,并没有采取上次那样,先降落,然后再放出无人机或探测器的方法。而是先在地缝上空,顺着地缝飞行,并对地缝进行扫描。
经过一翻紧张的作业之后,他们发现。这条地缝的底部最深处,深达四千余米。或许是深入地下,有地幔活动带来的热量。底部的温度竟然已是接近零度。而且除去地缝的两端较窄以外,大部份区域的底部宽度都在四百至八百米之间,并且除去一此分布与形状不规则的岩石以外,也还基本平整。
于是赵振华决定,直接驾驶探测飞船在地缝底部着陆,然后还放出无人机与钻探机器人进行采样。
飞船选择了一处宽度约八公里的地方朝着地缝底部飞去。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也越发的变得昏暗起来。于是他果断的打开了照明设备。
越往下,地缝的宽度也变得越来越窄。虽然数百米至一公里多的宽度,对于这架仅二三十米的飞船来说,已是足够宽了。但是随着下降时,两旁越来越窄,那凹凸不平的山岩依旧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赵振华稳稳的驾驶着飞船,在地缝底部一处平整的地方着陆了。此时他再抬头看看头顶的天空,就像是一条蜿蜒的细线一般的悬挂在数千米高的头顶。
许仲友则开始操控着钻探机器人离开飞船,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采样。同时也将一架无人机给放飞,并让其由AI控制,自主的在着陆点两端几十公里的底部进行飞行扫描。
在许仲友负责采样之时,赵振华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可以看到,在这地缝底部,虽然地形与地貌与上次他们探索的那条大同小异,可是却并没有发现那样的水晶矿。
“这里怎么没有水晶矿呢?”
许仲友也切换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看了看道:“或许并不是每条地缝里都有水晶吧!这水晶的形成,必须是得有地下水才行啊!也许这条地缝没有地下水源,所以就没有能够生成水晶吧!”
“也许是吧!”
大约二三十分钟后,许仲友对底部两处地方的采样都已完成。于是他们顺利的收回了机器人与无人机。随后飞船缓缓的升离地面,朝着头顶上那一线天慢慢飞去。
在他们已经完成基本采样的同时,那艘运输飞船上的工作人员还在操控着机器人,在发现X306的物质的那个陨石坑中搭建起了钻架,并且才刚刚开始进行钻探取样。
这次所使用的大型钻探设备与他们探测飞船上那种钻探机器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个头上要大上许多。而且其钻深可不是像普通机器人那样,仅有二十来米。而是可达到一千五百米的深度。并且在钻探的同时,还可对任意深度岩层进行样品采集。
这次的的钻探,他们所设定的便是每二十米深度,便采集一次样品。当然,这样的话,整个工作时长就会长上许多。
当赵振华他们驾驶着探测飞船已回到家园三号上时,b2星上的钻探工作都还有最后三百米。
虽然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也不关他们的事了。但赵振华及队友们,都没有回家,而是一直守在大队部里,等着他们钻探工作的的完成。大家也都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
毕竟这是家园三号出发以来,最为重大的发现。如果一但能够确定,这颗荒凉的星球上有富含X306这种物质的矿藏的话,那么便可以对已经完工的家园四号进行改装,然后由其运载大量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来进行开采。
这样,大量的矿石便可由家园四号运回地球进行加工提炼。只要有一大量的这种高效能量来源,便可制造出更多可用于星际飞行的飞船来。无论是深空探索,还是将来的星际移民,都才可能成为现实。否则,以现有人类普遍核聚变技术的飞船。距离稍远一点,那就很难实现这一目的。
当他们看到钻探工作已顺利完成,并且机器人与设备都已回到飞船,随后在一片尘土飞扬之中,飞船也顺利升空返航之时,严队长这才对大伙说道:“好啦!这次的任务也算是顺利完成了,大伙都回去休息吧!接下来咱们便是等结果了!”
“这结果要多久才能出来啊?”熊卫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严队长一笑道:“这次的采样特别多,怎么也需要好几天吧!我估计,甚至总部可能会利用这几天,先飞到b3星去。等那里的任务完成之后,这边的结果差不多也就出来了。”
陶绍宏一听,摇摇头道:“b3星又是一大队的菜。没咱们什么事啦!”
“呵呵!这宇宙这么大,你还怕没有你的活吗?好啦!都回去吧!”
果然正如严队长所料,在完成了对b2星的大范围采样之后,家园三号便直接飞往了距离较远的b3星球。
b3星是一颗大型的类地行星,其体积是地球的2。5倍。但质量却只有地球的1。8倍。可见其密度是远比地球要小的多。并且这颗星球的位置是位于该星系宜居带之外,所以,大伙并没有对这颗星球抱有太大的期待。反而大伙的希望都还是放在从b2星上带回来的那些样品身上。
一大队对于b3星的探索过程也十分顺利,虽然四艘飞船的采样数据尚没有出结果。但通过对大气、地型、地貌、温度、基本成份等诸多因素来看,这是一颗寒冷、光线昏暗、毫无生机的星球。
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家都在意料之中。不过他们现在期待的b2星的所有二次采样化验、以及分析结果都已出来了。这才是大伙最期待的。
发布会依旧是由姚主任主讲。
姚主任说道:“经过第二次我们对b2星几十处新的位置进行采样的分析,并没有再发现新的含有x306物质的地方。当然,这次我们的重点,也是大家抱有希望最高的地方,就是上次发现这种物质的那个陨石坑。”
说着,他打开图像后说道:“我们不仅是对这里进行了深钻勘探,而且对整个陨石坑及其周边数公里的几十处地表及几十米深的浅层岩石也都进行了采样。最后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个直径大约只有一公里左右的陨石坑中,特别是浅层岩石里,都较为普遍的含有这种物质。”
一听到这里,大伙都有些兴奋起来,甚至有人还都鼓起掌来。
可姚主任却示意大伙安静下来后,他接着说道:“这种特殊的物质,在陨石坑中,特别是地下两三米到二十米左右的含量是最高的。地表或许是风沙尘流动的影响,含量十分微弱。而在陨石坑外,距离越远,含量也就越少。到了离陨石坑两三公里以上,几乎可以说就没有了。而我们对坑中深层的钻探取样表明,在离地下约八十至一百米以后,便没有这种物质了。这说明什么?”
停了一会,他继续说道:“这说明X306这种物质不是这颗星球上原有的,而是这颗撞击它的陨石所带来的。而且我还有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消息要给大伙宣布!“
一听到这里,所有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陨石坑中的X306含量仅为我们在小行星上开采的百分之1。5左右。据初步估算,就算是把这坑中的土壤岩石全部进行提炼,恐怕也最多能提炼出几十公斤而已。这样的含量完全不具备开采价值!”
一听他说到这里,大伙都有些失望,并且交头接耳的。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悲观!虽然这里的矿产含量没有开采价值,但也证实了一点。那就是x306这种物质,并非只是我们在太阳系内的那几颗小行星上才有,而应该是在广袤的宇宙里都有存在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是家园一号、二号,都有可能发现富含这种物质的星球或是其它小天体的。所以,我们不必失望!这依然是我们的一次重大发现。同时我们也将这次的结果向地球与家园二号进行了通报!”
